板對板連接器廣泛用于多層電路板之間的電氣互聯,具備高密度、高速傳輸等特點。在實際組裝中,焊接過程中的偏位問題會影響接觸精度、插拔匹配與信號完整性,因此需重要關注加工精度與結構設計配合。
焊接偏位主要發生于SMT貼片過程中。連接器本體體積較大,受熱過程不均易導致焊盤偏移。貼片前應確認基板錫膏厚度均勻、貼片壓力合適,避免因錫浮力引起組件漂移。
部分板對板連接器設計帶有定位柱結構,可與PCB預設孔位插合,增強貼裝位置精度。定位柱可防止焊接前后發生滑動或旋轉,適用于自動貼片產線。
端子PIN腳排列密集,常使用中浮動結構或浮動母座結構,允許插合時微小位移補償,提升公母端對接容差。浮動結構亦可在焊接完成后校正輕微偏位,避免后續裝配干涉。
連接器本體材料通常為LCP、PA9T等高溫塑膠,具備良好尺寸穩定性,避免高溫回流時變形影響位置精度。PIN腳為高強度銅合金,防止高溫軟化導致端子偏彎。
工藝控制方面,建議使用自動光學檢測(AOI)設備檢查焊接后位移量,確保焊盤中與PIN腳對齊,控制在±0.1mm范圍內。使用回流焊工藝時應控制熱風分布均勻,防止溫差引起應力變形。
若板對板連接器為大PIN數型號,建議分段焊接或使用雙軌貼裝方式,避免整體偏移。部分高型號支持局部補焊或吸錫重工,提升焊接成品率。
板對板連接器在焊接中存在偏位風險,可通過結構優化、工藝控制與輔助定位設計減少誤差,提高裝配一致性與電氣連接可靠性。